2003 年我国钢产量已经达到 2.25 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耗国家。钢铁材料必须通过各种热加工,如焊接、锻压、铸造、热处理等工序,才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且热加工的效率、质量、成本又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和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既然已经成为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也就必须向世界热加工强国的方向迈进。
改革开放的 25 年以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自行研究开发,我国的焊接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完成了许多重大产品的生产,有的已成为当前的“世界之最”。例如,在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中, 440 吨的不锈钢转轮、 750 吨的蜗壳和 300 吨的船闸闸门都是世界最大的重型焊接钢结构。最近完成的 30 万吨超级大型油轮(长 333m ,宽 58m )、重达 1000 吨级的大型热壁加氢反应器(壁厚 280mm )、空间环境模拟装置(直径 12m 、高 22m 的大型不锈钢真空容器)等都是国内制造的最重、最大的焊接产品。而芜湖长江铁路 / 公路两用桥(矮塔斜拉桥)、上海卢浦大桥(钢拱桥)、厦门海仓大桥(悬索桥)等都是建国以来从未制造过的大跨度的焊接结构桥梁。这些标志性的产品是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是国家的骄傲,其中也包含着广大焊接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贡献。 2003 年全国焊接结构的用钢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 9090 万吨,占我国年钢总产量的 40%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焊接结构用钢量一般都在 60% 以上。我国钢的总产量将会很快突破 3 亿吨,焊接结构用钢量也将提高到 50% 以上,焊接生产的工作量将增加一倍。这对我国的焊接生产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好机遇,但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赢得胜利。
随着我国加入 WTO ,国际竞争也将逐步加剧。竞争要求出好的产品,而好的产品需要有好的工艺, 21 世纪对加工工艺的重要性应有新的全面认识。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焊接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我们离世界焊接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家都知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也是高新技术的载体,企业又是处于激烈竞争最前沿的实体。产品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必须十分关注企业的人才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约 5 万名焊接工程技术人员和约 200 万名焊工(包括技师)。最近我们对 100 家以焊接为主要工艺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的机械制造企业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有些情况具有普遍性,很值得深入思考。
在抽查的 100 家企业中,共有 2012 名焊接技术人员,约占全国焊接技术人员的 4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仅有 1 名,占 0 . 05% ,而具有硕士学位的也只有 1 . 7% 。我国高校每年培养的焊接专长的博士约 50-60 名,硕士数百人,可是到企业工作的却寥寥无几。这些数字表明,企业中高学历的人才比较缺乏。这可能是由于企业的工作性质和条件以及待遇等原因,造成目前企业比较难吸引较多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这种现象不仅仅焊接是这样,其他热加工专业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具有普遍性。企业缺乏高学历专业人才会对企业迅速提高焊接或其他热加工技术水平带来相当大的长远负面影响。在这 100 家企业中,目前的焊接技术人员 75% 是来自大学和大专的毕业生,说明他们都曾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平均每个企业中有焊接技术人员约 20 名,数量也不算少了。可是他们的分布并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对于在西部的企业,有一些曾经是国家的重点骨干企业,可是近十年来很少有新进厂的大学生,甚至有的企业连续十年没能留住一名焊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造成新一轮的十年人才断档。企业中的中专毕业生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只占 12 . 4% 。这个比例对工厂来说是偏低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社会思潮的影响,目前愿意念中专的学生较少。
应该注意到,我国从 1998 年开始,高等院校取消各单独的热加工专业,合并成材料工程学科,实行通才教育。各专业的教学学时比原先减少近一半。然而,对企业来说,需要的是能尽快独立工作的专门人才。要尽快地从“通才”过渡到“专才”,要求我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安排。可是应看到,在当前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钢产量从 10 年翻一番,到 5 年翻一番,使焊接生产的工作量猛增,企业急需焊接技术人员。在这迅猛增长的时期,将高校焊接专业教育实行“一刀切”全部撤消的做法,应该有所反思或出台相应的弥补措施。特别是实行通才教育后,没能及时建立和完善后续教育体系,这将严重影响今后焊接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来源。另一方面,高校实行通才教育后,缺乏明确的分工,使不同的高校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广大基层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科的高等教育不但要有培养科研型人才的院校,还应该有更多的培养能适合现代企业工作需要的工程师的院校。遗憾的是,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自称是“工程师的摇篮”的高等院校了。其实,工程师是社会需求人数最多、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群体。在四年的工科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特点,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牢固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立深入生产一线的思想。只要有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为后盾,我国的工业基础才能牢固,科技成果才能有众多的承接企业主体,制造业才能有所创新和持续发展。高等院校要培养科研型人才,也要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工程师,两者的培养方法和教学内容不应完全相同,应各具特色。熟悉现代焊接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特点,当前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同等重要的。另外,从“通才”到“专才”的后续教育也不应全部由企业来承担,这容易形成新的“师傅带徒弟”的不规范、不合理的局面。因此,尽快完善全国范围内的专业技术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在高教改革后的今天,应加快完善这方面的社会功能。国外的一些专业技术学会 / 协会在培养本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抽样调查的 100 家企业中,共有 21965 名焊工,约占全国焊工的 1 %。其中 90% 以上都取得焊工证书, 85% 的焊工年龄在 45 岁以下。这说明我国的焊工是一支比较年轻的、技术合格的队伍。目前焊工的主要来源, 58% 来自技校,企业自行培训的占 30% 。 可见,技校毕业的学生是我国焊工的主要来源。一些企业集团公司和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校,为本企业和社会输送焊工的后备人员。但是,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承办的技校由于办学经费困难和不能招收到足够数量愿意学习焊接的学生,已经难以继续维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企业自行培训合格焊工的比例将继续升高,企业的负担也将加重,这也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分工。这种现象在其他热加工专业也有类似情况,具有普遍性。政府应和有关部门协商尽快解决我国今后工人,特别是热加工工人后备队伍的教育问题。
技师是具有熟练技能、丰富经验和专门知识的高级工人。可是目前企业中技师的人数偏少,与工人的比例偏低。例如在调查的 100家焊接相关企业的21965名焊接工人中,焊接技师仅占4%。说明企业过去对培养高水平的工人方面力度不够,应引起企业和全社会对培养高技能工人的重视。
焊接工程师、技师和焊工的教育与培养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体系,不能仅仅依靠在生产实践中自行锻炼,这样培养的工程师、技师和焊工成长速度太慢,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 我国在焊接专业技术培训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经验,可以为政府部门和其他热加工专业提供借鉴。中国焊接学会于 1984 年开始与德国焊接学会( DVS )合作,按欧洲(德国)标准培训焊接人员,至今共培养了 15000 多名符合 EN287 等标准要求的焊工、 100 多名欧洲焊接技师、 150 多名欧洲焊接质检师和 100 多名欧洲焊接工程师。同年在全面引进欧洲( EWF )焊接人员培训与认证体系的前提下,筹建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 CANB )。并于 2000 年 1 月获得国际焊接学会( IIW )的正式批准,可以按照 IIW 的统一要求,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技师和焊工的培训与认证。目前已经培养拥有国际共同认可的资格证书的焊接工程师 1161 名、焊接技师 244 名和焊工 163 名,使我国的焊接技术队伍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培养的获得国际证书的各类焊接人员在人数上名列世界前茅,但是相对于我国焊接人员的总人数,比例仍很低,不足 1 %。说明这一体系还没有完全普及,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社会的影响深度与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还应加强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完善与普及工作。形成从高校到技校、从培训中心到企业、从基本专业技术教育到终身继续教育的完整体系,为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造就一批又一批的高水平的、热爱本专业的、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焊接工程师、技师和焊工队伍,满足广大企业的需求。
最后,希望媒体的宣传要注意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全面引导。过去,煤体曾大力宣传杨振宁等一批核物理科学家的事迹,吸引了我国一批优秀人才从事物理研究工作;后来又广泛宣传以比尔 ? 盖兹为代表的 IT 业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近来高级企业管理又成为媒体宣传的热点,也在影响一批优秀人才的择业取向。可见,媒体的宣传具有相当大的引导社会思潮的作用。可是,媒体过去很少系统地宣传制造业中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工人)的业迹,他们是大量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奠定了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忽视宣扬他们的贡献是不公平的。目前不仅我国难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焊接和其他热加工专业的研发工作,特别是到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美国也有同样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媒体与高等院校应该、也责无旁贷地要共同发挥重要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思潮,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大力呼吁,我国焊接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应大力完善我国的教育、培训体系,重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焊接技术工作,建立雄厚的、适应不同层面需求的人力资源,使我国加速迈入世界焊接强国的行列。
作者简介: 林尚扬, 1932年出生,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顾问,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